透视银行业2023年报2024一季报|五篇大文章笔墨渐浓 “轻资本”转型提上日程

财经时情网北京4月30日电(记者 王蓓蓓)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,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。近期,银行业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密集发布。从已公布的业绩情况来看,国内银行业普遍强调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,把聚焦五篇大文章、有力服务实体经济、持之以恒打好风险攻坚战,摆在行业前行的重要位置。

与此同时,直面营业收入、盈利水平持续放缓及净息差收窄的挑战,商业银行亟待向“轻资本”模式转型,为收入增长创造新的空间。

净利润增速分化 净息差步入“1 字头”

据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》统计显示,2023年,38家上市银行(包括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等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,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等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,宁波银行、天津银行等24家城商行及农商行)总资产达258.48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46%;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.59%,增速持续回落,盈利能力分化。

具体来看,国有大型银行净利润保持增势,同比增长2.63%;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润明显下滑,同比下降0.74%;城农商行净利润未能保持2022年的高速增长,2023年下降2.17%。不同城农商行经营表现差异较大。从地域分布看,长三角地区城农商行整体盈利依然保持增势,而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呈下降趋势,中西部地区城农商行经营情况呈现两极分化态势。

从贷款投向来看,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成为年度信贷投放增速最高的行业;批发和零售行业信贷投放同比增速为19.14%,持续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;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放缓,占比持续下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,受贷款收益率下降和存款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,上市银行净利差、净息差进一步收窄,步入“1 字头”。从近几年情况来看,银行净息差水平屡创新低。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,2023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为1.69%,达到历史最低水平。

2024年一季报基本延续了2023年报的业绩趋势。在国有大行中,交通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9.88亿元,同比增长1.44%。股份制行中,平安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9.32亿元,同比增长2.3%。城农商行中,江苏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.02%,贵阳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3.65%。

展望2024年净息差趋势,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表示:“受LPR下调影响,2024年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,后续不排除LPR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。该行将继续推动资产负债表重构,缓解息差下行压力,力争利息净收入表现继续跑赢大市。”

近日,多家银行对大额存单进行调整,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纷纷显示“售罄”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部分银行在净息差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,出于稳定负债成本进而稳定净息差的考量。

聚焦五篇大文章 实体和金融互融共进

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要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。这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福祉的战略发展重点高度契合。各家银行在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中表示积极深挖行业趋势,抢滩布局五篇大文章,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和服务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。

在科技金融方面,工商银行推进“制造业金融领军强行”建设,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.8万亿元,增量超8000亿元;开展“春苗行动”等专项服务,聚焦高新技术和“专精特新”重点客群,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近9500亿元,增速超54%。交通银行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丰富“交银科创”产品体系,2023年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1.2%;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贷款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31.12%、73.95%和39.54%。

在绿色金融方面,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供给上量提质,投融资渠道更加丰富,截至2023年末,绿色信贷余额4.05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1.35万亿元,增速50.1%。建设银行绿色金融动能持续激活,构建涵盖信贷、债券、基金、投资、租赁、保险的多元化绿色服务体系,加快提高绿色融资占比。2023年末,建行绿色贷款余额3.88万亿元,较上年增加1.13万亿元,增幅41.19%。

在普惠金融方面,广发银行强化支持重点领域小微企业、乡村振兴市场主体,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850亿元,服务小微企业客户超12万户,涉农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。天津银行在一季报中表示,用“智慧通”系列产品矩阵,打造“科技+金融+场景”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生态,惠及小微企业、商户经营、人才创业、乡村振兴,服务客户数达140万户,累计支付结算达4000亿元,累计投放贷款达300亿元。

在养老金融方面,中信银行持续完善“一个账户、一个账本、一套产品、一套服务、一支队伍、一个平台”六大支撑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。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92.71万户,较上年末增长206.48%,养老账本用户309.78万户。

在数字金融方面,邮储银行深耕金融科技创新应用,以科技实力“稳底盘”,以开放服务“拓视野”,以金融为民“行万里”,加速驶入数字金融快车道。年报显示,2023年,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12.78亿元,同比增长5.88%,占营业收入的3.29%。截至2023年末,邮储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3.61亿户。

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,做好服务实体经济、维护金融稳定的角色至关重要。随着五篇大文章的推进,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在重点领域及薄弱领域持续发力,特别是普惠小微贷款有望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,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能力。

探寻转型新路径 提升核心竞争力

银行业在把目光投向经济所需、客户所愿的同时,把更多功夫下在精进自身上。对于未来,多家银行提到,将不断致力于调整自身的业务布局,寻求与实体经济转型方向更加契合,以持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

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,“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”成为2023年多家上市银行年报中提及的关键词。虽然不同银行的经营战略有所差异,在面对净利差、净息差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增长出现缺口时,银行营收增长主要依靠于加大市场信贷业务投放,而积极调整客户结构、业务结构、资产结构,向“轻资产”模式转型,则成为部分银行发展的重点方向。

交通银行在年报中表示,该行将聚焦零售先行打造数字化经营体系,一体推进企业级架构、业务中台和产品工厂建设,个人、企业手机银行和企业网银迭代上线,“云上交行”与物理网点高效联动,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、风险防控等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,业务线上化、场景化、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。

兴业银行在年报中明确指出,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准确把握“地产-基建-金融”旧三角循环向“科技-产业金融”新三角循环的转变,积极布局科创金融、普惠金融、能源金融、汽车金融、园区金融“五大新赛道”,持续擦亮绿色银行、财富银行、投资银行“三张名片”,并将“五大新赛道”“三张名片”与金融五篇大文章“三大工程”建设有机融合,以更有特色的经营模式服务“国之大者”、呼应“民之所盼”,以更加协调的业务结构抗击市场波动、穿越经济周期。

“春耕不辍,秋必丰焉”,招商银行在年报中称,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信守长期主义。银行经营是马拉松比赛,比的是行稳致远的定力和耐力。规模驱动的外延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,风险“100减1便归零”的效应更加凸显,管理决定发展、创新驱动发展的逻辑更加清晰。

【纠错】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阅读 (106 )
头条资讯
热点推荐